当前位置:主页 > 美育资源 > 美术教案 > 人教版 > 八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
八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01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欣赏 评述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1-06-18 18:01【字号:大 中 小】点击:
教学学科名称: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学生共有51人,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学习美术。但学科明显增多,考试负担加重;内容难度加深;总的情况是:自我意识明显增强,自尊心极强,非常敏感;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喜欢独立思考和探索一些问题。喜欢中外美术作品欣赏。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中的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和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
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2. 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 学 方法 : 体验、启发、探究
重点与难点 : 过本课欣赏,进一步学习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使学生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或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深层所蕴涵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对美术作品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和体验感悟。
教学 过 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导入
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思想内涵的,通过什么形式?
( 设疑,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引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
三 新授
1 教师引导赏析(挂出图片、播放课件)
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和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身的表现形式,象音乐用声音一样,美术也有自己的的表现语言,美术的表现语言有线条、形状和色彩等,美术作品就是运用这些方式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能力,因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能被准确地表现出来,水粉静物写生也同样如此
首先得考虑构图完整,饱满。其次,要考虑物体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把握层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如果规定了色调,还要注意画面的定调问题,当在,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略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当然,色彩的整体性也是需要注意的。油画棒砂纸画是用油画棒在打磨用的砂纸(砂布)的磨面所作的画。油画棒色彩鲜艳,颗粒细腻,质地柔软:砂纸的磨面较为粗糙,有利于油画棒色附着在画面上,而且砂纸较深的底色更能衬托出油画棒的色彩。因此,油画棒砂纸画色彩明快,画面统一,工具简单,是孩子们易学乐学的一种儿童画,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中国画的传统绘画充分地发挥了线描的表现力,不仅可以精确描绘具有空间深度和透视变形的物象,而且可以达到状物抒情、生动传神的境界。
文艺复兴首先发端于意大利,然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在意大利表现为绘画和雕刻、建筑的成就,而在德国则表现为农民战争和宗教改革运动。意大利位于地中海区域中央、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大贸易地区的心脏位置。佛罗伦萨、米兰和威尼斯都是当时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的集散地,在那里最早出现工商业、萌芽 资本主义,所以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 所谓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在中世纪被宗教所扼杀的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科学文化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 命。
2. 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
物质材料 (板书)
形式构成
作品中的物象
文化意义
四、 课堂练习:1 根据艺术作品的意蕴四个层次学生讨论、竞说课本中的美术作品,教师共同和学生进行2. 几种美术表现语言形式: 建筑、雕塑、绘画、园林
五 、作业安排:;
1.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寻找资料
2. 通过网络和参展活动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
附录(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多媒体课件)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课题
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参意蕴和审美价值 课时 1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绘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第 周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运用直觉感受和形象思维来发现和认识在各种美术形象和艺术形式及艺术语言
授课时间
教学难点 以审美感受为基础并结合理性分析与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欣赏。
课型 新授课 课类 欣赏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课本、教参 学具 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参意蕴和审美价值
教学环节 一、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艺术作品意蕴的第一个层次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如文学的语言文字、舞蹈的形体动作、音乐的音响节律、绘画的笔墨色彩、雕塑的泥土木石等等。
2、艺术作品意蕴的第二个层次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
3、是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相当于潘诺夫斯基所说的艺术作品中第一方面的意义。
4、相当于潘诺夫斯基所说的艺术作品中第二和第三方面的意义,即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本质的意义。
二、意境:中国传统美术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境高度融汇或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因素。但意境中的情须是蕴理之情,是特定时代精神的折射;而景也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包括着能够触动人们情怀,引起生活回忆的场合、环境、人物和事件、这样才能使作品的意境在欣赏过程中的认同和感情上的共鸣。
三、审美价值:指人对现实的关系中能满足审美需要,引起审美感受的客体对象。价值概念本身必须以具有价值的对象对某种东西的关系为前提。审美价值作为审美关系的客体,是对象和现象对人类社会和社会的人有客观意义的实物---物质方面。所以审美价值既包括天然---自然的“成分”,又包括社会---人的“成分”,任何自然规律,如果它对于社会的人和人类社会不具有意义的话,都不可能成为审美价值。
四、理解:艺术作品不仅是视听知觉的接受对象,而且也是理解的对象。
理解的循环
导入并讲解内容
课堂练习 选择经典或优秀作品一至两件,就其艺术表现形式,语言与深层意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组讨论。
课后小结 鼓励学生扩大自己的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要关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
课后作业 根据分组讨论的材料或论点,课后写一篇美术作品评论短文。
课后记
上一篇:02装点我的居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