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育资源 > 美术教案 > 苏教版 > 六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
六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02第18课 泥柱雕刻二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1-06-20 11:44【字号:大 中 小】点击:
泥柱雕刻(二)
[教学目的]:
1、激发对工艺美术的喜爱之情
2、进一步学习泥柱雕刻知识
3、学习陶艺知识,欣赏例图作品,借鉴其构图,疏密于形象处理,创作与众不同作品。
[教学情分析]:
本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泥柱雕刻,让学生欣赏例图作品,分析比较评价,再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有效地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在感知与体验中领会雕刻艺术的力量美和形式美,使孩子们在生活中重新获得审美与创造的自由。
[教学重点]:泥柱的装饰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难点]:构图、疏密和形象处理
[教学具准备]:范作数幅,五彩泥,录音机,橡皮泥或五彩泥或泥团。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上节课的作品
二、揭示新课:泥柱雕刻(二)
三、讲授新课 :世界各民族的雕刻作品内容丰富,造型优美,形象生动,风格奇特,可以给我们启发和借鉴。
1、欣赏范作,观察课本图例。分析其特点: 内容丰富,造型优美,形象生动。
(1)古印度石雕
(2)印第安人图腾柱
(3)古罗马雕柱饰
(4)非洲古代雕刻柱饰A
(5)非洲古代木雕柱饰B
2、构图处理:
构图有的采用对称、均衡、重复,比较均匀
3、疏密和形象处理 :
疏密有致,形象略带夸张。
4、学生讨论交流: 陶艺创作的基本方法。
(1)拟人法:
将动物的形象或器物形象给予的人格化,赋予这些形象以新的生命或一种新的含义,即拟人法。(举例欣赏)。
(2)夸张变形法:
将视觉因素有意地改变,拉厂或压扁,抽象表现或夸张某一局部,引导儿童强调物象某一特征,显出特殊效果创造新颖形象。(欣赏作品)。
(3)述事法:
在陶艺中讲述某个人,某件事。这些形态又主次区分,根椐情节安排空间位置。
四、学生制作泥柱雕刻作品
(1)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说一说在构图、疏密和形象处理上的不同。
(2)说一说自已的构图
(3)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作品
可以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主评价:
(1)作品展览 (2)综合评价
六、小结下课:学生评价,造型上,色彩上,构思独特性。
上一篇:02第19课 标志
下一篇:02第17课 泥柱雕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