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育资源 > 美术教案 > 人美版 >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01第7课 色彩的调和01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1-06-20 17:51【字号:大 中 小】点击:
第7课 色彩的调和(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认知:学习色彩调和方法,感受色彩的变化。
2、智能:了解色彩调和知识,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3、情感:感受色彩调和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色彩调和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调和的方法。
教学难点:以更多的方法进行色彩调和,完成色彩调和的作业。
教学准备:水粉用具。
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
1、欣赏色彩调和的作品《鸡冠花》
在淡淡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的鸡冠花与绿叶和谐地相互辉映,使画面浓艳却不浮躁。
2、提问:你能从这样的色彩搭配中体会到色彩调和的美感吗?
3、小结:色彩调和通常指的是色彩的量比关系和秩序关系应该符合视觉审美的心理要求。在保证色彩变化丰富的同时,也应注重色彩关系的协调统一。
二、研究活动。
1、欣赏色彩调和范画。
教师介绍两种简单的色彩调和方法
调和方法A:混入同一种黄色调和,作品为黄色调。
调和方法B:混入同一种灰色调和,作品为灰色调。
2、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来调和色彩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3、实践学生的想法。
三、艺术实践。
想一想,学生作品用了什么方法使色彩调和?你也试着创作一幅色彩调和的作品。
四、展示作业。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评价作品。
1、介绍你画中的色彩调和的方法。
2、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3、你认为自己画的优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足?
第8课《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六、课后拓展。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上一篇:01第7课 色彩的调和02
下一篇:01第6课 自制小相框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