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育资源 > 美术教案 > 人美版 > 九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
九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第12课 藏书票与书签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1-06-23 17:11【字号:大 中 小】点击:
课题
|
10探究书籍的奥秘
|
课时
|
1
|
总课时数
|
1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目标:调查、搜集、研讨、统计、制作这一参与过程使学生学习到研究问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更加了解书籍、热爱书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情感目标:通过对书籍知识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
||||||
教学重点
|
书籍的各种知识的探讨与研究。书籍的形式、书籍的装潢、书籍的分类、书籍的印刷发行等问题。
|
||||||
教学难点
|
因知识面较宽,学生社会活动范围较大,教学时间安排和控制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
||||||
教学
方法
|
启发法 演示法 观察法 情景创设法
|
||||||
教学
用具
|
教学课件
|
||||||
板
书
设
计
|
探究书籍的奥秘
一、书籍的发展
二、书的编辑
三、书的分类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目标
|
|||||
提出问题:
我们经常到图书馆、书店去买书、阅读书,就在你的书包里也有许多书,你对书的知识了解有多少?
|
学生思考、讨论。
可能提出各方面的问题,如书的品味、书的编辑、书的艺术、书的喜好、书的分类等。
|
激起学生对书籍知识的关注,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发散性思维,涉及书籍知识的各个方面,可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
|||||
教师有选择地提出本课研讨的题目。
拿出你书包中的书,仔细观察,从形式上能说出哪些知识?
|
学生观察研究,可几个人讨论,可能提出封面、插图、彩色印刷、开本、版权页等问题。
|
观察研究。这是探究的过程,学生要在书中发现研讨的问题,关心起早已熟悉但从没注意的书本。
|
|||||
引导讨论:
这些问题里有那些知识?
|
学生发表见解:
1、 课本有16开、大16开,在书店有8开的、32开等多种形式。开本是怎样确定的?
2、 色彩印刷与黑白印刷。封皮的纸是铜版纸,里边的纸薄,是胶版纸。
3、 封面、插图的特点,所起的作用。
4、 封底有版权页,说明了作者、印数、出版社、定价等。
|
深入思考的过程。联想过去的观察,用以知的知识,从美术的角度探讨书籍中各种形式和因素。
|
|||||
深入引导讨论。(可用实际出版物展示)
这些因素对书记的内容的升华和对发行的影响起到哪些作用?
|
学生讨论甚至争论:
1、喜欢或不喜欢哪些书籍的装潢?提出理由。
2、那些书籍显档次,愿购买与收藏。
3、哪些书籍定界太高,成本没那么高。
|
发表自己的见解,人是书籍形式与内容、品味与市场的各种关系。
|
|||||
放录像片或展示内容好、形式感强的书籍。
展示书店、图书馆的场景,展示经典的书籍。说明书籍知识的浩瀚,书籍的艺术,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
学生观察思考。
|
欣赏经典书籍,提高艺术文化品位。
|
|||||
引导、展示、分析
将自己最爱的藏书展示给大家。(课前应布置,也可教师准备经典的书籍。)
|
学生展示并发表评述:
1、自己共有多少藏书,收藏的兴趣点。
2、藏书的艺术特点,自己的感受。
3、畅想今后书籍的形式与特色。
|
结合自己的实际,展示自己的心爱收藏,阐述自己的观点。
|
|||||
评价。
本课不设操作作业,以研讨为主。
数的收藏价值、艺术特色、书籍知识的的评述与分析。
|
学生相互点评,对藏书进行共同分析。
|
相互交流,提高鉴赏水平,对书籍有进一步的认识。
|
|||||
课后组织学生阅览图书馆;走进书店,借(买)几本好书,调查研究书的市场。
|
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或日记,下堂课进行研讨与展示。
|
课堂教学与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
|||||
本课教学效果分析。
|
这堂课可操作性强,但调查研究的成分较弱,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
上一篇:第13课 毕业纪念册设计
下一篇:第3课 设计制作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