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育资源 > 美术教案 > 人教版 > 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
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第17课 会爬的玩具01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1-06-18 17:05【字号:大 中 小】点击:
课题:会爬的玩具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标新立异与积极思考。
  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
  2.能否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
  3.能否独立完成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会爬的玩具的实物、各种纸材、剪刀、胶水、颜料等。
  学生:把以前美术课上学做的会摇的、会滚的玩具都带来。各种纸材、剪刀、胶水、颜料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5月24日——5月25日
  活动一:玩一玩
  玩一玩以前美术课上学做的会摇的、会滚的玩具,回忆什么原理使得他们会摇、会滚。
  教师展示会爬的玩具,发给四个组一组一个,大家一起玩一玩,并通过协作讨论说说自己组得到的玩具是以什么形式爬的,你感觉它是运用了什么原理(或是像什么动物一样)爬的。
  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并阐述观点。
  活动二:探索,解疑
  四个组都以“在叶子上爬的蠕虫”为研究对象,研究一下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怎样的组合使得它会爬的。
  拆一拆,议一议,写出简单的观察报告。
  交流。教师总结、概括。
  1.一片叶子,上面开两个小口。
  2.用以前学过的折叠纸条的方法作一条虫子。
  3.用较硬的卡纸制作一长一段两条纸条
  4.将他们粘贴、插接到一起成为会爬的玩具。
  活动三:
  每个人试着做一做,可以自己尝试着改变叶子的形状、颜色或直接利用挂历纸表现叶子。
  试着在叶子上改变切口的方向或者改变操纵杆的形状来改变虫子爬的方式。
  学生展示作业,以虫子是否能流畅地爬为目标进行自评与互评、师评。
  布置思考作业:还可以怎样制作会爬的玩具?
  下节课讲相关制作材料带来。
  第二节
  施教时间:5月26日——5月28日
  活动一:
  各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回家研究的会爬的玩具。
  思考:这些作品都利用了哪些动力使它会爬的?
  讨论、总结:
  纸条或线的拉力,风力、下滑力……
  学生中有独创性的想法应及时鼓励,即使无法做到,也应保护、表扬;也可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活动二:
  鼓励各组同学从交流中获取新的思路,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会爬的玩具。
  教师看到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应及时引导,适当帮学生克服困难。
  活动三:
  当学生们的作品完成后,可让学生们展示,并请学生说说他们的设计思路;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一评、议一议。有的学生作品制作得不够美,可以提议大家帮他找到问题所在并修改一下。
  课后拓展:课后可让学生充分利用青岛的地方资源,如:贝壳等动脑筋再做一个会爬的玩具。
  札记:
  在自己合作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造合力使我唏嘘不已:三班有几个平时“淘”的令人头疼的男孩居然用硬纸板作了一棵树,树上打了两个孔做成了轨道;由于平时“敢于”观察,他们做的毛毛虫惟妙惟肖;两条线绳拉着毛毛虫爬上爬下,乍一看,吓得女生哇哇大叫。看着他们那从来没有过的成功的笑容,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位家长在为自己孩子的调皮辩解时说的:“在淘气的过程中,他们未必学不到知识。”
 
上一篇:第17课 会爬的玩具02
下一篇:第16课 我心中的老师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