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
水墨山水--借势造境
来源:墨斗:儿童水墨画教程作者:sems发布时间: 2012-04-09 09:56【字号:大 中 小】点击:
势,是山水画的灵魂和框架,境,是境界,山水画的精神追求,心象的最终体现。中国人崇尚自然万物的和谐共融,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共化”,这种精神在山水画里得到充分地表达,所以山水画是中国文化最成熟的表现方式之一。让孩子通过学习山水画,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人埘大自然的深刻理解,中国艺术旨在表现人的主体精神,也就是表现人的心境、情感、意境。
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范画很重要,老师要拿出范画,目的是开阔他们的视野,老师要讲解范画,目的是使他们感受水墨,有一个起步和参照,没有创造、没有想象、没有理解的作品也没有临摹的价值。借范画的布局章法学习山水画的基本元素组,比如近景、巾景、远景的空问表达,点线而、黑白灰的整体布局方式,大山、石头、树木、河水、云气、点景等山水画基本内容的组合关系等等,这些基本的山水画要素都要借助范画来解决,参照范画,大胆改变,不要照搬外表,而要领会内涵,可以找些“泛泛之作”,没有风格,但很丰富的那种,因为复杂,孩子面起来“不容易”,不容易他们就变,变得牛头不对马嘴,各人有各人的变法,就有了千变万化。下面几幅作品,都是参照同一幅范画,但最后呈现的结果,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他们的作品都有自己的创造和风格在里面,完全没有受范画的限制,因为他们没有把范画作为标准,只是拿来作为一个样式参照,画的是自己的感受,孩子在向大人学习,但孩子又是大人的老师。



品画:
这两幅作品在借了基本布局框架之后,笔墨造像却是各人画各人的理解,上图采用中锋线条的疏密变化表现主景,呈现清新淡雅的意境;下图采用湿笔淡墨层层叠染营造出朦胧氤氲的画面氛围。通过借此范画,孩子基本掌握了主体附属的关系,及远近虚实的变化,房屋的塑造也一改往日儿童画勾形填色的习惯,从瓦片开始着墨延伸到整体,掩映在树木之间,淡墨处理远景时合理分割空间,篱笆碎石丛草点缀角落,道路河流留白透气……山水画基本语汇组织关系,以及一幅完整山水画所需要的各种形象感知让孩子了解学习,为以后山水画创作打下基础。

上一篇:水墨山水--寻找感受
下一篇:山水创作--树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