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育资源 > 美术教案 > 湘教版 > 三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
三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第11课 六面怪脸01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1-07-04 10:33【字号:大 中 小】点击:
一、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通过实际操作完成“六边形三角锥体”的造型,然后,发挥大胆想像进行描绘造型,创造出一种奇形怪状的脸谱形象。这种外沿为六边形、内接三角锥体的造型,本身就具有一种形式美感。用其作为脸谱造型的基础,用具象观念看似乎离奇,从抽象观点着眼就不尽然了。为了更具针对性,根据儿童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实际情况,且称之为“六面丑脸”。“六面”是指其外形为六边形和六角状,而不是指正方体的六个面;“丑脸”是指其形体怪异,不同寻常。
制作方法详阅“六边形三角锥体制作方法”示意图,便不难了解。不过,要注意两次对边折应为凸折(或称山折),而四次对中心点折应为凹折(或称谷折)。这样贴合起来就会平伏自如,顺理成章。
教材左页中的图片,都是单个体绘制而成的“六面丑脸”,固定在底板上可供摆、挂。而右页的图片中则是呈现了多种形式的“六面丑脸”。有由两个单个体相对贴合,构成六角状外沿的双面丑脸,这种“六面丑脸”可串线悬挂,飘转自如,随角度的变换而变化形态,另有一番韵味。也有利用麻绳、羽毛、彩纸等辅助材料,运用剪贴、镂空、穿插等方法装饰成富有个性的“六面丑脸”。本课的学生作品,可供参考借鉴。
本次制作可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为立体造型,其特点是按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力求制品规范完美,棱角分明,培养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第二步是描绘装饰,即在立体造型的基础上和六个三角形构成特殊形态的限制下,围绕“丑”和“脸”这个主要内容去大胆地想像和表现。那么,第一步是循规蹈矩;第二步则是极尽想像,一张一弛,先规范后有序,在规范中求变化。
二、教 学 目 标
*能掌握“六面丑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三、教 学 设 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立体造型的六面丑脸制作方法,难点是启发学生大胆地想像,运用多种材料、方法进行创造表现。
教学过程一般可考虑美的探索——美的指导——美的欣赏——美的创造——美的拓展等环节。
在美的探索和指导环节中,教师先出示六面丑脸的精美范品,让学生尝试拆开后拼合,尝试自己做。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在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再提供制作步骤图进行相应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折剪的方法。也可采取学生互帮互学的方式,根据制作步骤图进行制作,提高他们的识图能力。
人物、动物、机器人等形象都可以作为六面丑脸的表现内容,怎样把六面丑脸既描绘得丑又不失其的可爱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通过对比欣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五官突出、夸张变形、色彩鲜艳是描绘丑脸的关键。现代儿童玩具、动画片、科幻读物和电影等,都创造了众多的稀奇古怪的形象,这些都为他们展开想像、大胆创作提供了条件,而不致于思路闭塞,束手无策。
好的范品能给学生的创造表现提供更多的启迪。通过双六面丑脸等其他花样的范品欣赏,启发学生大胆想像,自由地阐述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力求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设计制作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六面丑脸。
拓展环节就是评析作业和交流经验的过程,教师设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你认为六面丑脸是美还是丑?六面丑脸还有其他的创作方式吗?针对自己的作品谈谈创作中的优点和不足。
作业要求:
1. 作业结构造型基本规范。
2. 描绘能体现“丑”和“脸”的特征。
四、教 学 建 议
*本课可采用开宗明义的方法,先翻开课本,揭示课题(板书),并对其略加讲解。随后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本课并着重于“制作步骤示意图”和找出“单六面丑脸”、“双六面丑脸”的异同点,展开讨论发表见解。接着可让学生自备正方形小纸片,各自看图试制练习。不过,这段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
*展示范品单面(摆、挂饰)、双面(吊、串挂饰)时,均应作简要评价,提高学生的制作热情和信念。随即分发作业用纸,指导制作方法时,应特别强调折痕的准确和朝向(即哪些应向上折和向下折),以及剪切精确到位和浆糊必须揩抹匀而薄。
*描绘“丑脸”是显示学生作业结果的关键,应充分调动他们的想像力和表现力。要抓住“丑”去促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表现,用“脸”去制约表现范围。尽量杜绝纯粹模仿的依赖心态和行为。
*当堂展评作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促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等进取心的增长。万一受时间和条件限制,也应在课后设法以陈列展示的办法来补救。
[教案]柳州市公园路小学董国静老师的教案
上一篇:第11课 六面怪脸02
下一篇:第10课 风铃叮当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