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育资源 > 美术教案 > 苏少版 > 四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
四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第13课 染纸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1-06-25 11:18【字号:大 中 小】点击:
第十三课 染纸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及染纸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染纸的原理及方法,制作一幅美丽的染纸。
教学重点: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
教学难点:染纸时颜色搭配和多种染纸方法的使用。
三、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2条扎染的丝巾,宣纸,颜料,水彩笔,录像,各种染纸作品。
学生准备:水彩笔,颜料。
教学思路:
1、本课主要是采用欣赏,小组合作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
2、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来进行教学,在引导,发展和拓展阶段恰当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鼓励,让他们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3、在作业上,让他们的尝试多种折叠和染纸的方法,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4,、在课后拓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染纸的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利用课后的时间,与同学或家长合作,做出染纸服饰等等。
教学过程:
做游戏,看看哪张纸的吸水性最强,如果将这些纸染上颜色又会怎么样的效果,介绍染纸的步骤,介绍折纸的方法和染纸的方法,欣赏染纸,布置作业,学生染纸,教师辅导,作业点评,作品展示。
一、引导阶段
1、师生互动。
教师带来2条丝巾,一条是白色的,另一条丝巾的颜色比较鲜艳,而且丝巾上还有一些图案。
A、你喜欢哪一条丝巾,为什么?
B、你知道丝,丝巾上的颜色和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C、你还知道哪些扎染的产品?
2、欣赏
播放一段手工印染的录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印染,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师生互动
出示染纸,比较染纸和丝巾相同和不同之处?
4、揭示课题
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
板书课题:染纸
二、发展阶段
1、欣赏作品,师生交流
让学生欣赏多张染纸作品,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问题:
A、染纸上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
B、染纸上的颜色是利用怎样的方法染上去的?
2、师生互动。
A、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制作一张染纸。先将纸对折几次,不要打开,然后将折好的纸的一角放入彩色颜料中,颜色在纸上迅速的染开,之后小心的将纸打开,纸上染出了有规律的图案。
B、教师小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
3、染纸的方法及步骤
A、折纸。折纸时折出的式样,决定了染完后整个印染的效果,根据要染花纹,把纸张折叠成较小的形状,折时边与边要对齐。
B、调颜料。根据自己需要,调出颜料,色彩可调稀一些,以增加纸张的吸水性,所调色彩的颜色重一些。
C、染纸:浸染法或点染法。
4、学生活动,老师辅导。
5、教师巡回辅导。
6、作业讲评。
三、课后拓展。
欣赏民间印染工艺。
利用课余时间,与家长共同设计。
上一篇:第14课 套色纸版画
下一篇: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