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育资源 > 美术教案 > 苏少版 >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第12课 水墨人物02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1-06-28 10:54【字号:大 中 小】点击:
第12课 水墨人物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与前两课共同组成人物画单元,都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所不同的是表现人物形象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也是各有侧重。在水墨画的教学中,水墨人物画的难度是较大的,但本套教材从一年级就循序渐进地安排了水墨画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学生已有一定的水墨基础,本课的前两节课又分别介绍了人物的比例结构以及如何用装饰化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这些都为本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水墨人物画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让孩子学习国画是弘扬民族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有利于提高孩于的审美品位和整体素质。传统的国画学习方法就是临摹,由临摹入门再创新,这样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体验水墨作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水墨表现人物形象为切人点.让学生在水墨交融的韵味中尽情挥洒,自由创作。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水墨人物画的过程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传统美学的思想,以水墨为载体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教学过程设计
每课前准备:教具: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图片,描述自己特征的文字内容,
古典音乐以及示范用的水墨画工具。
学具:自己或父母的朋片,笔、墨、宣纸等水墨画,工具。
●教学思路:
1.比赛导入,激趣揭题。
师生同时用毛笔蘸水和墨在宣纸上随意画一些点、线、画,比一比谁的画面变化丰富,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丰富的变化。通过师生同台比赛的游戏形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笔墨工具的特性,体会丰富的笔墨变化。播放视频,依次出现一些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水墨人物画,配合古典音乐,渲染整个课堂气氛。
组织学生讨论:你可以看出刚才的画是以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表现人物形象的吗?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为什么喜欢?通过小组探讨,学生进一步明确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色彩、构图方面的特点。
2.对比欣赏,尝试画法。
猜:出示描述一位学生外貌特征的精美卡片,激发学生获取卡片的愿望,并用文学语言描述他的特征,请学生猜一猜是谁。
议:评一评这位同学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赏:出示用各种美术形式表现这位同学的作品,请学生对比讨论如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这位同学的神情。
画:学生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同学的头部。 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
行自评、瓦评,通过学生作品的评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水墨画形式表现人物形象的特殊要求。
3.示范欣赏,掌握画法:
教师当堂示范大写意水墨人物画,并在示范过程中强调水墨人物画的技法特点,在评价老师作品时,引导学生说出构图、墨色等技能知识。通过此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水墨
人物画的兴趣,使学生明确技法常
识。
对比欣赏大师和儿童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充分认识水墨人物画法的多样性,在进一步明确画法的同时消除对用水墨画形式表现人物形象的畏难心理。
4.水墨画表现人物,展示评价成形作品。 萨
小结激趣:你们准备画谁?你准备怎么画?
在学生绘画时,教师注意突出过程性评价,随时发现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并进行点评,明确画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小组自评——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找出作品优点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找出特征最准确,动态刻画最生动的作品;讨论谁画的人物的情感世界最丰富;谁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最接近。
5.总结拓展,课后延伸c
水墨人物画在其演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了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从古到今,我们的水墨人物画在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技法和风格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探讨比较古今水墨人物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上一篇:第13课 表现动态 一01
下一篇:第12课 水墨人物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