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育资源 > 美术教案 > 苏少版 > 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
二年级美术教案(下册)
第9课 水墨画 树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1-06-25 10:58【字号:大 中 小】点击:
第9课 水墨画——树 (一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国画,感受其变化丰富的墨色效果,增强对国画的兴趣。
·通过谈话了解更多有关树的知识,拓宽知识面。
·学习树的绘画技法,尝试、体验毛笔的用墨效果;大胆用笔,学会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笔法,对国画中写意画的概括性有所感知。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毛笔画树的基本画法,重点的对树的结构形态的掌握。
·难点:画树叶、树枝时,要注意用墨用水的要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树的范图数张、国画工具、材料等。
·学生准备:大、小毛笔两——其次,从生活用品、住房、交通工具等方面进行具体地分析。
(2)“点、线、面”的构成方式:
点:点是相对细小的形象。所谓细小是相对与周围的环境而言。分为有序和无序两种组合。
线有粗细。当其宽度与长度差异悬殊时方能成为线。线分为直线、曲线等。
面:占据大空间,宽窄比利适当的形。。
3、作业要求:
(1)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画一幅具象作品
(2)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可用“点”、 “线”、“面”分别造型,也可以综合起来。
·评价与反思:
1、看赏同学们的作品,体会作品中 “点、线、面” 传递的情感。
2、自我表达对“点、线、面”的理解与认识。
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
点 线 面
点——大点、小点
线——直线、曲线
面——规则、不规则
教学后记:
学生能运用点、线、面三元素来表现物体的黑、白、灰不同层面,同时运用点、线、面表达不同的情感。
第十一课 会变的花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花卉的大致生长情况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
·尝试比较花卉原始形状与花卉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能够运用点、线、面三元素、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设计花卉图案,采用、简化和添加的方法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设计。
重点难点:
·先简化花卉的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适当添画、完成创作。
·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花卉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花卉实物、花卉图片、花卉图案图片等。
·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闻——感受其香
(1)独用嗅觉感受花卉的芳香
(2)猜一猜:是花(板书——花)
2、看——感受其美
教师展示一组世界各国国花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花卉的名称及国籍;
3、说——展现其多姿多彩
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花卉常识,如:花的气味、外形、颜色、作用怎样,花的生长、栽培、种植、养护如何等。
·学习与创作:
1、观察与写生:以线描的方法写生花卉
(1)教师示范,并以语言表述写生的点滴感受,给学生明了的学习方法。
(2)以小组为单位线描1-2朵花
(示条件而论,可室内写生、也可室外写生)
3、概括花卉的特征:
(1)每朵画都有花瓣、花心组成
(2)不同品种的画,其花瓣、花心、颜色也有所不同
4、花儿变戏法——看看、说说、想想
(1)教师出示写生花卉与花卉图案(点题:板书——花儿变戏法)
(2)寻找异同之处——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花卉图案保留了花卉原形的哪些方面?为什么要如此保留?)
请学生概括方法
5、教师根据学生概括的方法,尝试设计花卉图案。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及自己的经验完成花卉图案的设计。
6、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花卉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花卉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画的是对称式,则再画一个均衡式。或反之。
(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两种形式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
(3)请同学画花,教师将他们的花心、花瓣进行从新组合,在以点、线、面三元素进行装饰。
7、大胆尝试: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作为创作的原形。
(2)根据花卉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花卉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注:为自己的花设计一个特定的场景)
(4)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作品的装饰性。
·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
(1)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同桌同学欣赏,看他能否猜出图中的花卉图案的原形。
(2)向同学介绍自己创作构想,说说自己如何“妙笔生花”,并设想它的用途。
2、全班同学围绕“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图案设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3、教师展示以花卉图案为设计主题的作品并作介绍。如南方航空公司的红色木棉花标志、东盛医药的绿色菊花标志、上海电视台的玉兰花标志等等。
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
会变的花
闻——花香
看——花魅
画——花形
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为花设计特定场景,使得学生的画面更显生动——从无计划的聚合转向情节性描绘,这一转变将使学生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
上一篇:第11课 会变的树叶
下一篇:第8课 树上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