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
水墨塑造--水墨人物写生
来源:墨斗:儿童水墨画教程作者:sems发布时间: 2012-04-11 10:40【字号:大 中 小】点击:
水墨人物写生是人物画教学中的重点,不光是训练人物造型能力的基础,也是创造人物画笔墨风格的有效课程,很多精彩的人物画作品均来自写生,面对真实的人进行观察写生比参照摄影图片写生来得更生动,更有生活气息。
1.抓形:人物是靠形来写神的,先把形抓住是关键的第一步。孩子表现人的五官时一般比较简洁慨括,也最容易概念化,月牙形的嘴,叶形的眼睑,黑团团的眼球,卡通人物形象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起初写生时,孩子小看写生对象,不去抓特征,按照习惯性的概念去画人物,结果是一片大同小异,千篇一律,要改变这一现象,就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习快速地抓住人物特征的能力。人的眼睛鼻子嘴,基本形态如果不仔细观察,看着都差不多,但人的模样还是差别很大的,找到这个差别就找到特,正了,把特征描绘下来,就抓住这个人的形了。人的差别在五官的形态,比如眼睛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吊眼角、提眼角,还有就是五官的位置、距离和脸形的变化,把这些综合起来表现就是这个人的特征了。孩子观察的关注点可以先从一处开始,比如先画眼
睛的形态,可以夸张特征,细眼睛可以面得更细长,鼻子和嘴拉开距离,最后根据五官的位置安排脸形的大小方网,只要抓住特征,就可以进一步夸张扩大,让特征更明显,这样就有适度的变形,这也是我们期望的,变形才有味道。孩子的变形是自然的无意识的,只要让他们大胆放笔,鼓励他们画得“丑”一点,特征的夸张变形自然就有了。


品画: 周倚名对形的把握和笔墨的感觉都非常好,微微倾斜的头,一高一低的两只大眼睛,整个脸部潜意识地轻微变形,一个可爱小女孩的形象活脱而出。


品画: 老师的特征比较明显,这俩孩子轻松抓住并施以适度的夸张,笔墨塑造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表现方式。同是用线勾勒,一个是用流动而颇有节奏变化的笔锋游走全身,并施以淡彩,感觉很时尚;一个是用润泽灵活的淡墨湿笔配以皴擦渲染,和谐统一,有骨有肉,颇具当代审美风格。
2.抓神:写神来自于有特征的形象和变化的笔墨,抓表情是最有效的方法。表情不一定是夸张的,内在的气质都会通过微妙的表情变化表达出来。表情最丰富的部位是眼睛和嘴巴,让孩子关注这两个点,重点刻画,眼睛的形态,眼球的转动,嘴巴的张合,嘴角的上下浮动,这些细节的微妙变化只要抓住一两个点,神态就有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抓神方法就是让笔墨动起来,呆板毫无牛气的笔墨就是死水一潭,缺少灵动的笔墨即使形象刻画得再夸张也会黯淡无神,水墨画的笔墨变化是抓神的最有效的方法,即使形象稍显呆板,笔墨灵动也同样能凝聚神气。

品画: 微微张合的嘴,瞟向一侧的眼神,轻松灵动的线条,构成了一个活泼聪颖的小孩形象,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一个“活”字,人画活了,神自有了。

品画: 微低的头,上挑的眼睛,翘起微笑的嘴角,没有故作夸张的表情,却比有意地夸大更有神韵,孩子的灵性来自潜在的灵光一现,转瞬即逝,留住了就是精彩的。


品画: 文婧的湿笔淡墨变化出神入化,特别是两只眼睛的虚实处理,把整个人的神态抓住了,神采一刻就在细微处。

品画: 人物的神态有个性,笔墨的语言有个性,李蓓蓓大笔挥洒收放自如,田文轻柔用笔层层叠加,都能彰显出小画家的独特个性。


品画: 马啸云已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湿润的笔墨虚中见实,既能表现厚重夯实的泼辣,亦能表现温柔甜美的温情。
上一篇:水墨塑造--笔墨与人物
下一篇:水墨塑造--水墨人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