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
感知水墨韵味(2)
来源:墨斗:儿童水墨画教程作者:吴林发布时间: 2012-03-30 12:07【字号:大 中 小】点击:

品画: 感受笔墨的多种变化,及自然抽象的水墨之美:这个女孩起初不敢用粗笔表现,画出的线条纤细柔弱,于是大胆鼓励她变化笔锋,放手去感受线条变化,及时肯定偶然性的精彩一笔,顺着感觉走下去。 “老师,我画的线条像舞蹈的人。”6岁孩子表现时会产生联想,老师应鼓励其发挥想象,这样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能让枯燥的笔墨练习限制孩子的兴趣体验。
这幅作品通过笔锋和墨色的灵动变化感受水墨最初的状态,不求完整扣完美,重点是体验笔墨韵味,用自然抽象的笔墨语言去把握水墨之美。

品画: 这个女孩与水墨技法的枯湿浓淡来了个全方位的亲密接触,完全是性情挥洒,不求形似,激情投入感受各种笔法墨法的韵味特
色,游戏于水墨之中,享受着笔情墨趣的快乐,你能从她的线条和墨色中发现灵性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幅作品通过笔锋和墨色的灵动变化感受水墨最初的状态,不求完整扣完美,重点是体验笔墨韵味,用自然抽象的笔墨语言去把握水墨之美。

品画: 这个女孩与水墨技法的枯湿浓淡来了个全方位的亲密接触,完全是性情挥洒,不求形似,激情投入感受各种笔法墨法的韵味特
色,游戏于水墨之中,享受着笔情墨趣的快乐,你能从她的线条和墨色中发现灵性吗?答案是肯定的。
④花乌造型
把抽象水墨阶段感知到的点线面组合规律链接到花鸟画中来,其实花鸟画造型本就是点线面,在一根线的头上加个点就是荷苞,在一根线的两边加两排点就是叶梗,在一个大面里画上几根放射线就是荷叶……具象也是抽象,具象中包含抽象,最终呈现的形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它是中国画对物象的高层次理解,也就是意象造型,写意就是写出心中之意象。儿童的造型特点非常符合意象造型的基本元素,所以,儿童学习写意花鸟画应该不是件难事,其中有太多相通的地方,儿童与水墨应该是意趣相投,在水墨里畅游如鱼得水,因此我们不应该把简单搞复杂,水墨的高深在孩子那里是简单的,水墨的精神在孩子那里是能得到共鸣的。
⑤将错就错
“绘画是一种自由的行为,就像跳绳,有可能跳到错误的一边。不过,如果你不敢冒灭顶之灾的风险,又会有什么收益呢?不冒险,你就永远无法腾飞。”
——毕加索
孩子在作画过程巾出现“错误”,老师就要“将错就错”,不成熟的“败笔”能呈现出儿童本真稚拙的童趣,把“错误”的“点’’极致发挥,反而能寻找到独特的风格语言。
把抽象水墨阶段感知到的点线面组合规律链接到花鸟画中来,其实花鸟画造型本就是点线面,在一根线的头上加个点就是荷苞,在一根线的两边加两排点就是叶梗,在一个大面里画上几根放射线就是荷叶……具象也是抽象,具象中包含抽象,最终呈现的形象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它是中国画对物象的高层次理解,也就是意象造型,写意就是写出心中之意象。儿童的造型特点非常符合意象造型的基本元素,所以,儿童学习写意花鸟画应该不是件难事,其中有太多相通的地方,儿童与水墨应该是意趣相投,在水墨里畅游如鱼得水,因此我们不应该把简单搞复杂,水墨的高深在孩子那里是简单的,水墨的精神在孩子那里是能得到共鸣的。
⑤将错就错
“绘画是一种自由的行为,就像跳绳,有可能跳到错误的一边。不过,如果你不敢冒灭顶之灾的风险,又会有什么收益呢?不冒险,你就永远无法腾飞。”
——毕加索
孩子在作画过程巾出现“错误”,老师就要“将错就错”,不成熟的“败笔”能呈现出儿童本真稚拙的童趣,把“错误”的“点’’极致发挥,反而能寻找到独特的风格语言。

品画: 这幅荷花呈现出自然的“似与不似”的形象,孩子画的是荷花抽离出的印象,简洁概括,繁琐的细节被大胆地取舍,在基本形态上大胆地夸张,超越了具体形的控制,由表象升华到意象,这是孩子无障碍潜意识流露出的艺术天赋,很高!

品画: 笔墨的“错误”,黑白的极致:这节课学习了一笔产生浓淡的调墨方法,而这个孩子却做不到,不会融合,产生了浓淡分离的“错误”, “将错就错”地发挥,抛开标准,不让技巧限制灵性,浓淡黑白的极大反差却产生了与众不同的画面效果。

品画: 关系的“错误”,当下审美语境的呈现:这个孩子笔墨的层次感很到位,笔笔有细节,但在把握画面关系上犯了“散”的“错误”,物象之间缺少连接的关系,那我们就在“散”上做做文章, “将错就错”,把元素打散,着墨每一笔细节,自然呈现一种“半抽象”状态,这样便与当下审美语境产生了关联,使这幅作品具有了当代审美语言的特点,体现出很前沿的审美品味。

品画: 虚实的“错误”,未知的探索:这个孩子笔墨造型技巧不是太强,墨的层次分不清关系,水的运用也掌控不好,每一笔都是未知,每一笔都在探索,最终呈现的是虚幻混沌的效果,这种虚实相间不经意中的“错误”,蜕变成当代审美的实验探索。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技巧运用的娴熟与否并不重要,也不可给他们固定的结果,儿童水墨的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实验,引导孩子放松大胆地表达感受,多些新鲜的墨趣,少些程式的标准,让他们直抒胸臆,画面自然呈现出满目生机。

品画: 虚实的“错误”,未知的探索:这个孩子笔墨造型技巧不是太强,墨的层次分不清关系,水的运用也掌控不好,每一笔都是未知,每一笔都在探索,最终呈现的是虚幻混沌的效果,这种虚实相间不经意中的“错误”,蜕变成当代审美的实验探索。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技巧运用的娴熟与否并不重要,也不可给他们固定的结果,儿童水墨的探索本身就是一种实验,引导孩子放松大胆地表达感受,多些新鲜的墨趣,少些程式的标准,让他们直抒胸臆,画面自然呈现出满目生机。
上一篇:体验水墨花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