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美育资源 > 美术教案 > 湘教版 > 三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
三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第5课 旋转卡
来源:未知作者:admin发布时间: 2011-07-04 10:30【字号:大 中 小】点击:
第5课 旋转卡
一、教学目标
◆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设计制作旋转卡。
◆在游戏中感觉视觉暂停现象,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
◆养动手能力和初步的设计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方法,图案两面的内容相互关联。
难点: 图案大方,钻孔,穿线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建议
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教师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准备一些粉笔或者用水作画。
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去仔细观察有关树和自己、同学的不同变化的影子;教师结合教材实际准备和收集网络上有关影子的资料;教学直观示范作品等;准备一些粉笔或者用水作画。
五、教学过程
课目
|
第5课旋转卡
|
3年级上册
|
|
执教
|
王思蕴
|
教学程序
|
教学活动
|
媒体运用
|
|||
第一课时
游戏导入
|
教师玩、学生看或师生一起玩旋转卡的互动方式创设情景,认识旋转卡
导入课题:旋转卡 |
|
|||
观察分析
|
1、这是怎么制作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1)先剪出卡片的外形 (2)设计图案,分析图案的两边是相互关联的 讨论:掌握制作相关联的画面的几种方法。 如:动态的发展,如:太阳嘴张开,嘴闭上(图案必须一正一反) 同一事物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如:楼房、月亮。 (3)穿孔,可以用剪刀等钻洞,然后穿细绳。 |
展示范作
范作的简单介绍
|
|||
小组讨论
|
看那组
理解卡片两面的图案是相互关联的,掌握制作相关联的画面的几种途径和方法。 帮助学生认识卡片的外形的形状变化和大致分类,了解到在简单外形的基础上可修剪出丰富的外形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自己能做得更好的信念。 |
|
|||
第二课时
自主表现
|
1、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2、学生进行游戏活动。
|
|
|||
评价过程
|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业或别人的作业,强调真实感受,鼓励实话实说。老师尽量用个人的看法鼓励学生自主想法,以便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学习评价氛围。
|
|
|||
课后拓展
|
收集类似的旋转卡,可以借助于家长并用文字表现自己对旋转卡的感受。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学习习惯。
|
|
教学后记:
本课在教学中学生存在着不少的困难。主要是在旋转卡正反两面的制作上缺乏一致性。比如,书上介绍的“树和苹果”的旋转卡,学生在制作时总是将苹果画的很大,旋转时苹果就长到树外去了。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强调旋转卡两面物体的比例。还有一些学生在色彩的应用上也存在问题。用颜色非常深的卡纸做底纸,画的内容正看都不清楚,旋转起来就更看不清了。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上一篇:第5课 旋转卡
下一篇:第4课 会走的小人 指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