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儿童美术教育目的在育人
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就其本身而言,美术...
来源:未知作者:sems发布时间: 2012-04-13 09:32【字号:大 中 小】点击:
昨日,在武侯区“中英教育国际交流周”中英校际连线共建课程的“幼儿教育 中英比较”活动中,来自英国维克菲尔德地区小学的克瑞格老师、市民朋友在成都市第十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精心准备的“锦里”、“宽窄巷子”中感受到了成都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英国教师 幼儿园里逛“老成都”
昨日的成都市第十一幼儿园被老师、孩子们装点成了老成都的模样。“来来来,照相咯。”“我要一碗龙抄手。”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热闹地响起,小导游带着来自英国的克瑞格老师“游览”起了老成都的景点。
熊猫商店里的小“营业员”正在忙碌着收钱,“我想买个熊猫,要好多钱。”克瑞格老师用蹩脚的成都话问起价格来,小“老板”认真地说:“5块人民币哦。”在老相馆,孩子们为英国老师挑选了一顶牛仔帽,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当起“照相师”,为他们留下合影。
角色体验 中英幼儿教育都在用
幼儿园园长何蓓蕾告诉记者,以“川西民俗文化”为主题的角色游戏是该幼儿园的特色活动之一,幼儿园选择性地将锦里、宽窄巷子、黄龙溪、洛带等古镇为原型,创设了部分游戏场景,让孩子们在这些最能体现成都传统文化、最具成都特色的景点里,通过游戏角色的方式来感悟认知成都文化。
克瑞格老师向记者介绍说,在英国的幼儿园、小学校里也有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几乎每天的课上都会穿插着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更加有助于他们对于知识的吸收。在谈到角色游戏的重要意义时,他认为“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认识社会,这将对孩子的未来造成深远的影响。”
研讨活动 促中英幼教融合发展
随后,现场还举行了“幼儿教育 中英比较”的研讨活动,中英双方的幼儿教育专家都认为,当天的角色体验活动以环境创设、角色游戏和体育活动为切入点,通过这些游戏角色,将给幼儿烙下川西民间艺术与民俗的独特记忆,而让孩子们亲自扮演场景中的各种角色,让幼儿相互交往,在交往中培养起幼儿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同时也丰富了孩子的认知和社会经验,促进了交往能力和社会性意识的发展。下一步,中英双方的教育机构还将进行深入研讨多形式的幼儿教育,推动中英校际连线共建课程,共同促进幼儿教育的融合发展。本报记者 张渝 文/图
作者:张渝
上一篇:艺术幼师“供不应求”
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就其本身而言,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