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画
儿童装饰画色彩技法(2)
来源:未知作者:sems发布时间: 2011-12-15 15:02【字号:大 中 小】点击:
渐变法:运用过渡色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衔接起来,使其不突兀,出现自然和谐或绚烂的效果。
点彩法:用点的堆积、疏密及颜色的组合产生丰富的效果。
综合画法:以上多种技法的运用。鼓励孩子自己发明创造自己喜欢的特殊技法。

三、作画步骤
1.确定题材。让孩子主动选择题材。题材可来自于身边有趣的事、对未来的大胆幻想,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和孩子建立一个互相平等的关系。老师所做的是引导孩子们学会观察,启发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奇思妙想,尝试多角度、多形式的表现。
2.构图。主体要突出,画面要丰富、均衡、协调,打破模式化构图的干扰。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形状和丰富的色彩来表现,突出趣味性。技法运用的要点在于保持构图的简洁,过于繁复的构图会破坏色彩本身的表现力。可以用勾线笔起单线稿,也可以用几块大的色彩来构图。
3.着色。这是儿童色彩装饰画的灵魂。主要色调的确定、技法的运用、着色的先后顺序,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使用浓烈而整块的色彩,浓厚而饱和度高,能给人以冲击力。干画法和对比色的运用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使用稀薄的清淡的色彩,可以达到柔和、恬静、纯美、温馨的风格。湿画法和同类色的运用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也可以让一种色彩或色系有所偏重,成为主导色,这样的画面主题突出而鲜明。
此外,红、黄、橙、棕都是暖色系的色彩,蓝色则是冷色系的色彩,至于绿色和紫色则介于冷暖两系之间。暖色系色彩加强画面,冷色系则相反,因此如果你将暖色系色彩置于冷色系之上,也会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当这些色彩是三原色(红、黄、蓝)时效果更为明显。
4.调整。完成后不要急于结束,应该考虑哪里需要补充,构图是否有过满或者过空的地方,主题能不能更突出、更有趣、更生动自然,颜色搭配不协调的地方可以用过渡色进行调整,争取让画面更上一层楼。
5.总结。老师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看哪里不足,看是否有其他的上色方法,有没有更好的表现方式。要求学生主动欣赏自己的作品,评价自己的作品,多多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对下一幅画作充满期待和激情。
四、思维提升
作为老师要注重引导,不局限孩子,要教会孩子丰富的表现方法。要引导他们接触多种绘画材料。要允许他们画“失败”、“画脏”、“画坏”几张纸。画错了的时候应该引导他们积极处理解决——如何补救,如何将错就错,这些都是重要的方法。一切应以激发兴趣为前提,在宽松、自由、安全、和谐的环境中,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表现欲望,使其大胆、自信;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欣赏习惯和观察力,逐步引导儿童学会独立思考,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自由地进行联想、想象,让孩子能通过画面表达出“我勇敢、我无畏、我聪明、我智慧”的心声。
上一篇:如何学习儿童线描装饰画
下一篇:装饰画-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