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偏旁部首的书写技巧(1)
来源:未知作者:sems发布时间: 2013-05-04 10:23【字号:大 中 小】点击:
常用的汉字中,独体字并不很多,大多数都是由偏旁部首与其他部件组合而成的合体字,因此,汉字的偏旁部首是合体字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熟练掌握基本笔画书写方法的基础上,对偏旁部首在汉字结构搭配中的书写规律加以研究,对于学好钢笔书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练习汉字结构时,必须先从偏旁部首开始,这样才容易人手。
下面就常用的偏旁部首的书写技巧逐一进行介绍。

厂字头 横稍短且稍上扬,撇由轻到重,写成软硬状,过硬则呆,过软则无力,撇出锋要利落,偏旁不包容下面的部件。如“厚”字。

同字框 属于左竖右钩形状的,要左竖略短于右竖钩,两竖可根据字的特点或垂直或下边内收。如“内”字。

凸宝盖 点取左下方向,横钩略拱形,头部一般不覆盖下边的部件。如“冗”字。

人字头 撇起笔稍重,捺起笔稍轻,撇捺结合部位略靠上;一般是撇小捺大,捺画略高于撇。如“令”字。

言字旁点的下端与下边的横折处要在一条垂线上,且是分离关系,横的起笔略低,然后顺势上扬,折后的竖不可过长过直,要微左
拱。如“记”字。

竖刀旁先写内竖,再写外竖钩,内竖的长度是外竖钩的三分之一,且不要挨得过紧或过松。如“利”字。

八字头撇小捺大,两者分离,捺的起笔要轻,并且起笔处要略过撇的起笔处。八字头与下面的部件要分离,不可挨得过紧。如“分”字。

单人旁撇不宜太长或过硬过软,竖画起笔要轻,稍微接触撇画中部,竖的长短要据字而定,一般不宜太长。如“仁”字。
拱。如“记”字。

竖刀旁先写内竖,再写外竖钩,内竖的长度是外竖钩的三分之一,且不要挨得过紧或过松。如“利”字。

八字头撇小捺大,两者分离,捺的起笔要轻,并且起笔处要略过撇的起笔处。八字头与下面的部件要分离,不可挨得过紧。如“分”字。

单人旁撇不宜太长或过硬过软,竖画起笔要轻,稍微接触撇画中部,竖的长短要据字而定,一般不宜太长。如“仁”字。

几字旁撇的下端与弯钩的下端要在一条平行线上,至于几字的宽窄、高低要依字而定,凡出现在字的上部,“几”字不带钩。如“股”字。

硬耳旁横起笔要略低,行笔时呈微拱状,折处轻顿笔再略左倾斜下行,折后的竖略呈右拱状,该部件的起笔高度一般在左部件的中
上部,下脚与左边的下脚基本在一平行线上。如“却”字。

硬耳旁横起笔要略低,行笔时呈微拱状,折处轻顿笔再略左倾斜下行,折后的竖略呈右拱状,该部件的起笔高度一般在左部件的中
上部,下脚与左边的下脚基本在一平行线上。如“却”字。

建字底起笔略低,折处略高,撇不可过长,捺起笔要轻,与撇是交叉关系,捺要伸得长一些,注意倾斜度。如“建”字。

草字头横画一般不覆盖下边的部件,左竖向右微斜,右撇向左微斜,左低右高,把握好竖与撇之间的开裂度。如“花”字。

国字框左竖略短于右竖、横微拱状,折处要轻顿笔,整个框的宽度要略窄于其他字,否则显得过于肥胖,切忌上宽下窄、左右竖同长。如“困”字。

软耳旁起笔低,顺势斜右上,折处要尖勿圆,整体形状要略窄勿宽。处于左边时,竖为垂露,处于右边时,竖为悬针。如“阵”字。

士字旁首横略长,第二横略短,两横距离不可过大,竖画起笔重顿,露出首横上边略高些,整体形态要粗壮。如“志”字。

提手旁横略右上倾斜,且要短,竖起笔顿笔,中部略轻,出钩前驻笔,用力左上方出锋,钩要小,提画勿过长,注意倾斜度。如“扩”字。

走之旁点与下边的部件是分离关系,下边的部件起笔要抬头,似蛇咬人状,捺画起笔要轻,捺要长。如“道”字。

尤字旁横短撇长,撇的末端与弯钩的下端要在一条平行线上,弯钩不可太窄,上点与横画是分离关系。如“优”字。

巾字旁左竖略短于右竖钩,整体形状不可过宽,据字的需要可有三种形态,即上下同宽;下宽上窄,下窄上宽,但两竖不可太长。如“布”字。

走之旁点与下边的部件是分离关系,下边的部件起笔要抬头,似蛇咬人状,捺画起笔要轻,捺要长。如“道”字。

尤字旁横短撇长,撇的末端与弯钩的下端要在一条平行线上,弯钩不可太窄,上点与横画是分离关系。如“优”字。

巾字旁左竖略短于右竖钩,整体形状不可过宽,据字的需要可有三种形态,即上下同宽;下宽上窄,下窄上宽,但两竖不可太长。如“布”字。

允字头起笔稍顿,顺势由重到轻左下撇,折处要用力,顺势由粗到细右上提,勿过长,点的下端与左边折处在一平行线上。如“去”字。

提土旁横略短,且略右上倾斜,竖露出横上边略高些,提画要略短,起笔用力,出笔轻,注意倾斜度。如“地”字。

寸字旁横微右上倾斜,据字的情况确定其长短。竖靠横的右端,在横的上部短,下部长,点靠左上,且勿靠右下,如“待”字。
上一篇: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下一篇:偏旁部首的书写技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