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
山水创作--得意忘形
来源:墨斗:儿童水墨画教程作者:sems发布时间: 2012-04-10 09:37【字号:大 中 小】点击:
翻阅画册时忽见南京画家周京新教授的没骨山水,眼前一亮,随即联想到孩子的山水画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借来周教授的没骨一试。没骨画法是笔笔衔接自然成形的笔墨方法,没骨,就是隐线,看似无线实则藏线,看似没骨实则含骨,本课题最大的特点是藏,虚中藏实,得意忘形,非常精妙,尽显水墨画之魂韵。
首先解决一个忘形的问题,把形先藏起来,曲径通幽,半隐半现,大胆抛掉外轮廓线,从细节入手,自然成形,忘形,反而有形, “大象无形”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现,是中国画的高境界。忘形需先得意,意得自有形,忘彤不是不要形,是不被形束缚,一旦被形所困,自然就得不到意了。中国山水画表达的意境是整体合一的意的表达,而非单个具体的形态的真实描摹,所以形是跟着意走的,比如意表现烟雨蒙蒙的意境,运笔就自然湿润虚浑,意表现山势雄浑的意境,矮小的树木也会画得挺拔有直冲云霄的气势。意在笔先,笔随意止,自然就忘掉原本的形了。
孩子画画自然更不能要求原形在先,一旦原形先人为主,孩子就会被形所困,或不敢动笔,或概念造型。忘形足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比如画房屋,先不看房屋的大轮廓,而是先去关注小细节,从每一片瓦砾开始着笔,笔笔衔接,自然成形,反而更精彩地表现了房屋的形态,生动不死板。如果一上来就画个大轮廓,非但没有细节,形态也会画成平行四边形般的呆板,毫无意趣而言。先得屋顶瓦片的笔意,简洁成一笔抽象的墨色,顺势成形,笔笔达意,孩子画起来异常轻松,轻松就会越来越有感觉,也不用担心他们会画得松散无边,因为他们的意念中有形,也就是意象,意象和原象自然有很大差别,忘掉原象表达意象,正是中国画的审美高度之所在。




品画: 浑然一体的前景树石处理得很虚,点缀以青草茅根,托起了画面,后景留白,配以半隐的房屋和虚实相间的亭台,更远处渲染少许花青淡墨,空间感无限深远,这样的画面处理不落俗套,打破了一般意义的前实后虚的布局规律,新颖别致。感受到一股阴凉树荫下清风拂面的惬意,欲有步入画面独坐亭台享受人间美景的冲动。






灵动鲜活的色墨线条组合是本幅画的笔墨语言组成,非常独特,这就是孩子在感悟中生成的创新观念,虽然线条柔嫩稚拙,好似见不到深厚的功力,但画面的境界和品位足以让你驻足欣赏了。



品画: 分解看每一个局部都是抽象的点线面,每一步抽象又组合成了似与不似的虚实美感,这幅作品还留有前期抽象水墨的痕迹和影响,这个孩子把每一处具象的实景都抽离成抽象的美感,自然生成了当代审美语言。
上一篇:山水创作--一抹幽蓝
下一篇:水墨塑造--笔墨与人物